中華文化中的龍:9種型態與顏色開運秘訣!

從氣勢恢宏的雕像、色彩斑斕的畫作,到珍貴的書畫卷軸和細膩的圖繪,每一樣中華文化中龍的圖像,都展現出這種吉祥神獸所蘊藏的力量,以及牠每一次呼吸吐納之間所散發的強大生氣。

當我們在生活中運用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龍紋圖騰時,就能夠引動這股強大的祥瑞之氣,為我們帶來好運


中華文化中,龍的含義是什麼?

跟西方文化裡的龍可不一樣,中華文化中的龍,形象溫馴友善,而且充滿智慧。在神話故事與傳統畫作裡,龍的形象多半是慈祥和藹的,這也難怪這麼多人喜愛和敬奉這種祥瑞的東方龍了。

龍被認為是東方的守護神,象徵著大自然的力量。而常見的太極雙龍(陰陽龍)圖案,則代表著宇宙萬物陰陽調和生生不息的平衡狀態。

中華文化中的龍,就是我們常說的「龍」,牠象徵的意義可多了,包括:

  • 大氣、格局宏大
  • 福氣、祝福
  • 善良、仁慈
  • 力量、權勢
  • 卓越、傑出
  • 堅毅、不屈不撓
  • 英雄氣概
  • 勇敢、無畏
  • 神聖、靈氣
  • 尊貴、高尚
  • 樂觀、積極
  • 元氣、活力
  • 智慧、聰明
  • 男性的陽剛之氣與生殖能力
  • 帝王 – 古代稱之為天子

中華文化中,龍的形象起源神話

雖然沒有人確切知道龍在神話中是怎麼來的,不過專家們對於龍的形象起源,倒是有一些共同的看法。龍的圖像,是從古代部落使用的圖騰演變過來的。不過,考古學家對於龍究竟是源自鱷魚還是的形象,還沒有一致的定論。

傳統的傳說、藝術、民間故事和考古發現,各自支持不同的說法,但多數專家比較傾向龍源自於魚的這種理論。其中,關於「鯉魚躍龍門」的傳說,就為龍源自於魚的說法提供了很有力的佐證。

鯉魚躍龍門的傳說

傳說中,有條鯉魚看見遠方有座高山,心生嚮往,便想前去一探究竟。這條意志堅定的鯉魚奮力逆流而上,游過瀑布,衝過急流,終於抵達了山腳。鯉魚游到了一處傳說中的「龍門」,牠奮力一躍,成功跳了過去,就此化身為龍

人們相信龍身上的鱗片,就是源自鯉魚閃閃發光的鱗片。中華文化中的龍,跟流動的水,像是江河、海洋、瀑布都有很深的淵源,所以龍也被視為掌管水澤的神祇


九種常見的中華文化中的龍及其意涵

  • 角龍 – 據說是力量最強的龍。
  • 應龍 – 是所有龍種中最古老的一種,據說曾輔佐過黃帝
  • 天龍 – 傳統上視之為神聖的靈獸,代表好運、興旺和豐足,也是天庭神仙居所的守護神
  • 神龍 – 能為人間降下雨水、興起雲霧的神龍。
  • 伏藏龍 – 守護著不為人知的寶藏
  • 蟠龍 – 屬於水龍的一種,有時也被叫做蛟龍,外型跟鱷魚有點像。
  • 黃龍 – 從水中現身,獻給伏羲大帝書寫工具的龍。
  • 龍王 – 就是我們常說的四海龍王,由四位不同的龍王分別掌管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方海域
  • 蟄龍 – 棲息在海洋或山林之中的龍。

中華文化中,龍的顏色象徵

  • 紅色的龍:代表吉祥、好運。
  • 黃色或金色的龍:象徵財富和崇高地位。
  • 綠色的龍:代表新生與自然之氣。
  • 藍色的龍:象徵和諧與平靜。
  • 白色的龍:代表純潔和生命的循環。
  • 黑色的龍:象徵力量和尊榮。

中華文化中,龍的意義

龍在心靈成長或宗教信仰等領域是很常見的題材,因為關於龍的神話傳說力量強大而且意義深遠。在東方神話裡,中華文化中龍的靈性意義,充滿了正面的聯想吉祥的好兆頭

中華文化中的龍,本質上是仁慈的,在自古流傳的故事裡,龍常常展現出英勇救助造福世人的行為。如果在夢中見到龍,通常是個好預兆。也因為龍帶有這麼多正面的特質,所以龍紋圖案也是很受歡迎的刺青選擇

作者: